学术论文  | ||||||
作者  | 题目  | 时间  | 期刊  | |||
阮巍  |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的公约符合性评述(Key remarks on the conformity of Rules for the competency examin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Chinese seafarers with 2010 STCW amendments)  | 2013  | 中国航海  | |||
The implications of shipping laws and practices upon onboard operations - An aspect of life-long learning for seafarers(海商法律及实务对船上实践的意义 – 一个海员终身学习的重要方面)  | 2004  | 世界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 2004年会  | ||||
Comparisons between various Search and Rescue (SAR) syste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itime SAR system(各国海上搜救系统比较及其对中国搜救体系重建的意义)  | 2004  | 世界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 2004年会  | ||||
海运保险对船舶实践的意义  | 2004  | 中国水运报理论版  | ||||
Controlling risks at sea - Indications of mutual insurance upon safety onboard(风险控制---论船舶保赔保险对船舶安全的影响)  | 2004  | 中日韩航海学会2004年会  | ||||
Promoting maritime safety by legislation ---- A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the obligations and rights of shipmasters(立法对安全的影响 - 船长的权利与义务的回顾和探讨)  | 2002  | 中日韩航海学会,2002  | ||||
我国海上搜救管理体系探析  | 2004  | 水运管理  | ||||
Probing into the acquis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gh quality seafarers(高质量海员寻获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)  | 2002  | 世界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 2002年会  | ||||
A study of Chinese MET management system(中国航海教育管理体制研究)  | 2003  | 国际航行大会,2003  | ||||
Meeting the requir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ET (论航海教育和培训新要求和新发展的满足)  | 2002  | 世界海事大学联合会期刊  | ||||
刘娅琼  | 电视现场报道的语体特征浅析  | 2012  | 当代修辞学  | |||
从“X帝”等看敏感事件投射命名——兼论关系性框填结构  | 2012  | 当代修辞学  | ||||
汉语谈话中否定反问句的事理立场功能及类型  | 2011  | 中国语文  | ||||
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(上)  | 2010  | 当代修辞学  | ||||
从语体差异到语法差异(下)  | 2010  | 当代修辞学  | ||||
从“X门”看再概念化过程  | 2008  | 修辞学习  | ||||
汉语释义元语言系统研究的拓荒之作  | 2007  | 辞书研究  | ||||
试析反问句的附加义  | 2004  | 修辞学习  | ||||
何雪英  | 书斋外的风景与情怀---读杨剑龙的散文集《岁月与真情》  | 2011  | 文艺报  | |||
如何走近鲁迅——关于鲁迅教学与研究的思考  | 2011  | |||||
张爱玲的《小团圆》“小”在何处  | 2011  | 文学报?新批评  | ||||
“电影时报”与艾霞的《现代一女性》  | 2010  |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| ||||
独特的“流言体”:论张爱玲的“絮语散文”  | 2010  |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| ||||
文学如何介入当下现实——从邱华栋的《教授》谈起  | 2009  | 文学报·论坛  | ||||
多元开放:唐湜的诗歌形式论  | 2009  | 名作欣赏  | ||||
中国早期女电影人和中国电影的现代性  | 2008  | 上海文化  | ||||
图像文化时代文学教学新探  | 2007  | 海事高教研究  | ||||
加强我校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刍议——以对外汉语习得研究为例  | 2007  | 海事高教研究  | ||||
从“新感觉”派看30年代上海消费文化特征  | 2006  | 上海文化  | ||||
“狭的笼中的虎”与“绣在屏风上的鸟”-南玲北梅比较新论  | 2006  | 江汉论坛  | ||||
直面与回望:论阎连科的乡土小说  | 2002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神话的重构与历史的窥破——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《补天》  | 2001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略论弗吉尼亚·沃尔芙的艺术真实论  | 2000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编撰《老舍简明词典》  | 2000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在唯美与功利之间——从《文学概论讲义》看老舍早期的文艺思想  | 1999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女知识分子:从社会批判到性别批判  | 1998  | 粤海风(文化批评杂志)  | ||||
旷丽贞  | 对大学语文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  | 2006  | 高教出版社  | |||
从梁任公到毛泽东  | 2003  | 湖南教育学院  | ||||
爱的挽歌——试论蒲宁爱情小说的特色  | 2002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无奈与回归——新时期存在状态下婚恋小说中的两种情绪  | 2000  | 中国文学研究  | ||||
荀子和孟子美学思想介说  | 2000  | 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| ||||
化性起伪:荀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 | 1999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各尽其妙 异曲同工——韩愈《蓝田县丞厅壁记》与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艺术比较谈  | 1997  |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| ||||
郁梅  | 浮生若梦——读李白《春夜宴桃李园序》  | 2012  | 名作欣赏  | |||
对外汉语互评式作文教学法研究  | 2012  | 家教世界  | ||||
王隽颖  | 外国人汉语语法习得难点研究  | 2012  | 上海大学出版社  | |||
汉英双解常用习惯用语词典  | 2011  | 上海译文出版社  | ||||
从语义角度看短语“一直以来”  | 2010  | 时代文学  | ||||
科研项目  | ||||||
负责人  | 项目名称  | 时间  | 编号  | |||
刘娅琼  | 上海高校学历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 | 2012  | B12038  | |||
汉语会话中的反问句研究  | 2011  | 20110067  | ||||
汉语假性疑问句研究  | 2005  | |||||
何雪英  | 提高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教学质量研究  | |||||
王隽颖  |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动趋式的习得与教学  | 2012  | ||||
Copyright ©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